“霸座”此起彼伏缘于规则意识淡薄
来源: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作者:深圳律师 时间:2018-11-07
10月29日,《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(草案)》公开征求意见。根据草案,广州拟设立公共信用信息红黑名单制度,同时明确奖惩机制,信用良好的个人有望在教育、就业、积分入户、住房保障等领域给予优先考虑或重点支持,失信者则会被限制出境与高消费。一直被视为道德问题的霸座、逃票行为,将被纳入失信信息。
高铁霸座等违法问题犹如一面镜子,照出了社会管理层面的缺陷和不足。此起彼伏的高铁霸座事件之所以让社会舆情关注,是因为这类轻微的违法问题,若不及时得到制止,侵害他人权益者挑战规则者得不到惩罚,势必会产生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负面效应,而让守规则者心有余悸。事实上,每每在“霸座”这类事件曝光之后,相关的管理和执法人员,往往处于被动执法困境,只能是采取“只动口,不动手”的姿态。而要改变管理执法的粗放和软弱,完善处罚细则,加大处罚力度,该强制执行的决不手软,让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责任,对霸座等违法现象釜底抽薪就成为必应之义。
不言而喻,按照车票座位入座,这既是乘客乘坐高铁应尽的义务,也是为了能够让乘坐高铁的乘客能够合理地在每个车厢,避免车厢里过度拥挤。遵守规则,不仅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,也保证了公共秩序不被随意打乱。如果每一次高铁霸座都逃不过在第一时间受到处罚,恐怕霸座者也不至于这么嚣张,权益受侵害的乘客也不至于如此无助,莫让“高铁霸坐”的神逻辑横行,对于那些恶意挑战规则的精致利己主义者,就应该用规则来进行严惩,让他们明白规则不能被随意僭越,否则只会受到严重的惩罚。
来源:人民法院报